山东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四川新闻

封面新闻“青春”上线 首日和7500万网友面对面

发布时间:2016-05-06 06:10:17

2016年5月4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封面传媒核心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和封面新闻网( thecover.cn)正式上线。

上线伊始,封面新闻便获得了阿里、京东等一众大咖的隆重引荐,当天至少有7500万网友感受到了封面新闻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封面新闻“青春”上线 首日和7500万网友面对面

封面新闻“青春”上线 首日和7500万网友面对面

封面新闻首秀和7500万网友say hi

为什么选择5月4日正式上线?因为这一天是所有青年的节日,封面新闻就是为当代年轻人而生。在这里,每一个热爱资讯、渴望互动的年轻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在这里,封面新闻将为广大年轻人搭建互联网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内容和传播内容。

内容正能量、语言年轻态、呈现个性化,封面新闻致力于成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实现重新联接世界的使命。

为什么选择封面?因为我们有料,不论是越南芽庄的边检小费事件还是“莆田系”医院乱象,封面记者都第一时间发回了最及时和最新鲜的报道。

为什么选择封面?因为我们有格调,不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尚潮流,还是低调平实接地气的火锅文化,我们统统hold住。

技术内容双驱VR带领用户感受新闻

作为内容+技术双轮驱动下的新生代资讯客户端,封面原创新闻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向用户提供优质、精准、深度的报道;抓取的资讯加入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写作、兴趣推荐算法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原创与抓取的有机结合,在以用户兴趣为核心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匠心独具的报道。

另一方面,封面新闻紧跟时代,与暴风魔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封面传媒平台将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一个集内容生产、发布、传播、商业化的新型VR资讯平台,开辟VR在新闻资讯领域的新格局。

从读新闻到看新闻,再到最终感受新闻,这样的体验预期是不是想想就有些激动?

亲爱的80后90后们,还不拿起手机下载客户端,打造属于自己的封面!

大V有话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每个青年可以定义自己的新闻”,这个口号符合互联网的个性化思维!五四青年节,祝大家永远年轻,永远定义自我!

知名媒体人魏寒枫:祝贺@封面新闻正式上线!好些朋友在,值得期待的新媒体平台。

阿里影业:5月4日青年节,上封面新闻,定制属于你的青春“封面”!好“看”的新闻看这里哟!

唯品会:祝贺@封面新闻 正式上线!每个青年,都是自己的封面!五四青年节,你的封面在这里。

用户有话说/

披着回忆的老马甲:年轻人的新闻客户端,点赞,以后是不是会有超高清的VR新闻大片呀?

默默叶:据说还不错,看看内容感觉还是挺亲切的……

没话找话说:期待封面,看VR的时候求不要戴眼镜!

眼前没苟且:高度关注,求赶紧推出VR新闻,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封面新闻记者熊浩然王婷

新浪网原总编辑、小米公司副总裁陈彤:求变,我看到了封面的决心

封面新闻“青春”上线 首日和7500万网友面对面

大家越来越习惯用手机获取信息,封面既是应运而生,也是主动求变。封面的诞生,不是因为层出不穷的传统媒体唱衰调调,而是面对受众更习惯于用手机看新闻的诉求时,一种主动的、自发的变革和创新。

目前,在新闻界新媒体客户端中,从门户网站转型而来的内容侧重型自成一派,我称为原生代;而依赖于算法技术驱动的综合资讯平台成另一派,我称之为中生代;而封面属于第三派,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是新生代。

年轻化、移动化代表着传媒业的新趋势,封面传媒受众正好是80、90后与互联网原住民,能为这些年轻、时髦的用户提供适合他们的优质好读的报道。

我在门户网站呆了很多年,门户网站拥有十几年的新闻经验,编辑和技术都是人才济济,但是门户网站的新闻APP,毕竟出自大公司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协作,效率、精力和专注程度会有折扣。而以技术标榜的资讯平台,依靠技术和算法向受众推荐资讯,全新的独立团队,没有思想包袱,专注的就是大而全的资讯。

封面传媒以内容+技术为驱动,在智能传播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容、个性、定制和精准性,每天有千奇百怪的新闻,也有上万条重复的信息,但是封面传媒从内容原创到用户推送,都有自己年轻独特的地方。

现在做内容的APP,看着是大势所趋应运而生,其实形势并不是最好的,特别是手机产品在渠道上的拓展,会有一定的阻碍,因此外界也对这类新的新闻APP多持观望态度。

这就需要领导层和团队有非常大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我曾经把《华西都市报》比作一朵“奇葩”,当各种都市报在行水逆之运时,它却在逆势上涨,这成绩不仅是因为华西强大的采编基础或者商业布局,其领导层的运筹帷幄和团队的执行力不容忽视。

21年前,《华西都市报》白手起家,报纸影响力在国内居于前列,新媒体转型也脱颖而出。21年后,与华西一脉相承的封面传媒扬帆起航,既有巨人的肩膀,也有“全球招募”的人才引进,封面传媒拥有非常高的起点和人才技术实力,我很期待它的表现。

同时,我还非常期待的是封面的粉丝俱乐部,封蜜——这是在新闻界绝无仅有的创新,近十年来还未出现过一个新闻产品一炮打响。封蜜这个思路非常有意思,培养用户的粉丝意识,给用户归属感,他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切磋,这件事情外界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

封蜜一开始就有自己鲜明的特点,80、90后与网络原住民,封蜜的“因为有你,特别不同”与封面传媒“因人而异”的定位殊途同归,让每一个读者在封面传媒都能找到自己想读,需要读到的信息。我想,这是一件有意思也有难度的事情,但做成了将非常了不起。

  • 上一篇:捷克驻成都签证中心开张了 下个月成都或能直飞布拉格
  • 下一篇:成都温郫大道“断头”9年 1-4公里何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