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上海女大学生选择赴藏当教师 想带给他们更好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6-06-22 11:00:07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中文系优秀毕业生张敏的选择,被同学和老师们认为不可思议———这名上海籍的学生,选择了到西藏拉萨去当中学老师。这也是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招生至今,第一名选择去西藏就业的上海籍学生。在张敏看来,选择去西藏就业,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只是因为“我在西藏实习和支教的几个月里,觉得那里的孩子应该有更好的教育,而我想带给他们更好的教育”。

支教让她觉得所有孩子应有更好的教育

张敏早在中学阶段就通过电视新闻看到了中西部、偏远地区学生的艰苦条件及因此形成的教育落后。她说当时便会有种心潮起伏的感觉,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2012年,张敏考上了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通过藏族室友了解到在上海有个藏族同学成立的冈拉梅朵藏文化社,每年暑假组织同学到西藏进行支教活动,抱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她在大二暑假踏上了支教西藏山南之旅。

张敏在山南实习时,在一所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发现每次学校考试时,那些平时比较努力的学生往往可以考到90多分甚至100分,但是每到地区统考,成绩就都很糟糕。张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帮当地语文老师批改考卷时,才发现很多考试题目都是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当地老师告诉她说,这些课本上的题目和答案都要求学生背下来。就因为这样,张敏说,“每年统考成绩优秀的孩子可以到内地去读西藏班,但是我所在的小学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孩子考上了”。

更让张敏感到困惑的是,有些教师的工作理念,不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只是把教师看作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因此,老师们请假、换课都很随意。更有甚者,有的班级连续一个星期只上数学课,因为其他老师都请假了。“在这里,我看不到教育的系统性,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发展的不平衡。”张敏说,“我接触中感到这些孩子都很聪明,每当提问时,看到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专注地看着你,就很感动。但只是因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对,孩子们不能考到好成绩,更不能考到内地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不过张敏也坦言:“我不认为我去教书就能够改变当地教育事业的任何一个环节,或是对当地的教育事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只是希望,那些与我有缘的学生,能够喜欢我的教育方式,能够从我这里收获更广阔的视野、更多样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与才能,使他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有价值的人。”

社会实践让她能够勇敢选择自己的生活

“妈妈听说我要到西藏去工作,完全不同意。为了让妈妈同意,我费尽口舌,最后不得不先承诺———先干三年半,三年半以后再说。”张敏告诉记者。

张敏的家庭并不富裕,爸爸今年刚刚退休,妈妈在敬老院当护工。在高中,张敏就开始尝试各种兼职,既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也让自己了解社会。“从中考结束后,我就开始了兼职打工生涯,每年除了学费是妈妈付的,我的生活费都靠自己解决。我兼职发过传单、在小学门口发过小饼干,当过超市促销员、饭店服务员、收银员。”张敏说。即便是到了高三,她每周五仍然雷打不动地放学后就去餐厅当服务员,从17点干到22点,周六仍然要干8个小时。到了周日就待在家里做作业、复习功课。虽然很累,但是在她看来,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年轻嘛,再累睡一觉就恢复了。”张敏说。考上大学后,她除了做家教,还参加了学校的礼仪活动,当志愿者或者为那些大服装公司的订货会充当接待员。

为了实现到西藏当教师的愿望,张敏也曾考虑再三,担心自己在支教生活中看到的,并不是当地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担心自己只是一时兴起。于是,她向学院求助,选择了在西藏拉萨的江苏实验中学进行教育实习。正是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使她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张敏是免费师范生,按照规定可以在上海的中学就业,而且如果不在生源地就业,需要当地与教育主管部门协商,甚至有些地区会要求学生赔偿培养费。为此,张敏去找了辅导员,“动用了”免费师范生条例上很少有学生使用的“条款”———发达地区的学生如果到西部地区就业,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同意并支持。华东师大本科生就业办负责人阮平章说:“很少有学生从发达地区到西部地区去就业,尤其是上海生源的学生。”

性格独立的张敏认为,自己不管在哪个城市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她说:“赴拉萨从教,或许可以算作贡献,但绝对不是牺牲,而是我对生活的选择。在我看来,我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品德高尚之人,我只是一个敢于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人。在那里,几乎可以预见我今后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完美的工作节奏和强度,可观的收入,与付出成正比的收获,学生的敬爱,同事的认可等等。”

  • 上一篇:关于表彰“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的决定
  • 下一篇:雨水强势回归 申城中北部可能有大到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