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孙志晔:让“泥沙”在画中歌唱

发布时间:2016-09-12 06:04:59

孙志晔:让“泥沙”在画中歌唱

有一种油画,它非常特别,远处看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象逼真;近处看质地颗粒分明,有别于以往的画作。这让人不禁心生疑问:它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在大庆,就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专门画这种特别的“油画”。她能让“泥沙”在自己的画作中“歌唱”。而采用这种作画方式的艺术家,在全国都是少有。

她就是综合材料艺术家孙志晔,中国当代女子画会黑龙江分会会长,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让“沙”歌唱

选择泥沙作为绘画的原材料,与孙志晔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的天性有极大关系。

但用“泥沙”作画的灵感还是源于她上大学时的一堂绘画课。那堂课,教授讲的是如何制作油画的基底:“油画的基底对于绘画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别的材料,比如沙石、泥土……”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讲台下,孙志晔的思绪早已十万八千里。泥沙可以作为基底?这简直太神奇了。她开始思索:泥沙既然能做基底,那要是放在颜料中会怎样呢?

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她震惊不已。也果断地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用泥沙作原料,让“泥沙”在自己的画作中“歌唱”!

有了方向,孙志晔开始尝试。

多少次,泥沙的选取不适合作画;多少次,颜料的色泽达不到想象中的效果;多少次,泥沙、颜料与粘合媒介的混合比例不均衡,造成画面色泽不一,结合不够牢固……

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找到了泥沙和原料混合的完美比例,能够用泥沙开始作画了!那一刻,她喜极而泣。

孙志晔:让“泥沙”在画中歌唱

为“沙”痴狂

由于孙志晔家住哈尔滨,而她在大庆师范学院任教,因此,她常年乘火车往返于大庆哈尔滨之间。而就是这两个小时的车程,给予了她无限的灵感。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车窗外的景色始终在改变。每当乘坐在火车上,她就感觉自己远离了凡世的尘嚣,这种思绪让她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后花园系列》。

“我希望通过作品,为观者找到一片远离繁华物欲的净土:也许那是家中的后花园,无人问津又荒僻,但那里又充满生机,一片乱藤缠绕的围篱,一面杂草丛生的矮坡,清风掠过,吹动了浮云,又散下了一抹薄雨,这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平坦、广阔、大气之韵。”这是艺术家本人对这一系列作品的内心解读。

那段时间,除了因为刚参加工作要着手很多新事务,其他时间孙志晔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室里。关于这一系列为什么只呈现了六幅作品,她解释道:“其实一共完成差不多六七十幅,但由于是材料创作的探索初期,很多在技法实现过程中因为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而被陆续拆掉或覆盖了,并且精炼出的这几幅也是集中在很短时间段一气呵成地完成的。”

说到对画布的覆盖再利用,孙志晔还特别提到《后花园系列6》,它是在一张淘汰画布的二次利用中诞生的,恰恰是这幅,在之后的展览中不止10次荣获大奖,金奖就获得4次。

究其原因,正是得意于被覆盖的旧画产生有趣、微妙、自然的肌理,以及放松的创作状态。一幅旧画而已,随便抹抹的心态,造就了这幅满意的早期作品。

这段获益的经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她也总要传达给学生们——材料创作并不一定要在一张干净的基底上完成,变腐朽为神奇更让人惊喜。

带“沙”前行

孙志晔创作的《后花园系列》灵感来自于北方广袤辽阔平坦的地形地貌,画面给人一种淡雅、宁静、超俗之感,由于沙子、泥土、线绳与油画颜料的综合运用,更加强了作品的材料感和形式美,让观者有了更多的视触体验。

同时,这一系列作品也为孙志晔带来荣誉无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化境长城外--吾土吾民系列油画展”,并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黑龙江省社科联评审的第二届艺术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小幅油画学术展的一等奖;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省教育系统油画主题画展·龙江风情主题展一等奖;应邀参加首届黑龙江当代艺术邀请展等等。

继《后花园系列》作品之后,她又从关注人与水源的生态链角度出发,创作了《伤·痕系列》作品。画面中,龟裂的土地触目惊心,艺术家利用泥土媒材的自身特性,让观者更深切感受到大地绝望的哀鸣。(张馨予)

  • 上一篇:哈尔滨铁路局“中秋”假日运输方案公布加开30对临客创历年同期新高
  • 下一篇: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