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湖南新闻

记“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钳工决赛冠

发布时间:2016-12-02 23:40:15

11月25日,刘建伟在湖南兵器长城公司工具机修车间进行模具精密检测。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邹靖方 通讯员 王平

提到钳工,在人们的脑海里,就是那些随身携带钳子、扳手、螺丝刀的技术工人。

的确,这些人干的就是校模具、拧螺丝、磨刀具的活儿。然而有的人正是在这种极其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事业,湖南兵器集团长城机械公司钳工刘建伟正是其中的典范。

11月中旬,在株洲职教科技园举行的“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钳工决赛中,刘建伟经过3天的苦战,勇夺比赛冠军。

1995年,技校毕业的刘建伟被分配到长城机械公司工具机修车间从事钳工工作。实践中,他感到最缺少的不光是经验,更缺少的是理论知识,因此他先后系统学习了《机械原理》《金属加工工艺学》《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等大学工科课程。

一贯追求完美的刘建伟,在实际操作上总是精益求精。

“绝活,取决于是否拥有毫厘之间的优势。”刘建伟设计和制作的刀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其精度几乎都能达到0.001毫米,表面粗糙度能达到0.2微米。

钳工这个行当,所处的单位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作为军工企业的钳工,在技术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军工产品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装品种多、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刘建伟每天都会遇到难题,可他认为“难题并不可怕,知难而进最重要。”

一次,他们加工一个产品,精度要求特别高,最小窄槽只有0.5mm、尺寸要求为正负0.01毫米,这种产品的加工“史无前例”。刘建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连续好几天泡在车间里,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成功研制出一套专用刀具,其工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倍。这项操作法被湖南省职工技协命名为“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刘建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遇到技术难题,刘建伟总会用这句话来鼓励大家。

近几年的军品订单,加工品种多、形状复杂,需钳工制作的品种就有400余种,几乎全无通用工具。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建伟和大家反复查阅图纸,研究工艺,仔细琢磨,最终设计制作了一套钻、铰、锪孔定位夹具,从而达到操作简易、快速方便的目的,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刘建伟近年来先后获得“湖南省技能大师”、 “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 “第十二届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勤于思考,精益求精,是拧在刘建伟心里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上一篇:2017年湖南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确定
  • 下一篇:湖南省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