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出炉 广州两

发布时间:2017-01-09 23:15:36
分别是广州十三行和广州黄埔古港

金羊网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陈周起、彭秋玲报道:1月9日,“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终评活动在广州举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等)、广州黄埔古港等10个参评单位获得“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评委会表示,今后将进一步研究海丝文化地理坐标的保护和开发,为广东擦亮海上丝绸之路“先行者”的品牌。

本次评选活动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和珠江文化研究会主办。活动自2016年3月启动以来,共收到15个地级市96家单位报名,几乎囊括全省海上丝绸之路资源的“精华”。活动评委、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介绍,“本次评选竞争激烈,其中有几家单位已经入选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

此次终评,在96家参评单位初评筛选出30强基础上,经过专家的论证、筛选,结合前期网络投票评选基础上,活动评委会最终评定: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广州邮政博览馆、沙面)、广州黄埔古港、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汕头樟林古港、梅州松口古镇、湛江徐闻古港、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清远浈阳峡、潮州宋代笔架山窑和揭阳惠来沿海海丝遗迹(排名不分先后)为 “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这次评选,评委们既看重参评单位在过往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更看参评的单位在今后经贸、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潜力。”评委、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孝祥介绍,此次获选的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表现出广东省海丝历史的深厚底蕴和海丝文化的多元内涵,同时展现了海丝精神的古今传承,将进一步激活全省的海洋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活力。

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特色

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元林对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进行了点评。

一、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锦纶会馆、粤海关博物馆、广州邮政博览馆、沙面)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在“十三行”原址上建成的“十三行博物馆”成为展示粤商文化的平台,馆藏文物1600多件(套),十三行文化在这里获得新生。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其建筑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是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广州丝绸贸易发展史的重要实证。粤海关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海关之一,也是一口通商时期中国唯一署理进出口贸易的海关,是谈论海上丝绸之路绕不开的话题。广州邮政博览馆为省级文保单位,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早期通信、大清邮政、中华邮政等部分。“十三行”的繁荣,当时大清邮政也是参与者。19世纪初,沙面最早是十三行商人们放置货物的场所,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岛上欧式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二、广州黄埔古港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闭关自守的清廷撤消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80多年,期间黄埔古港迅速发展,在这里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然后货物才能进入十三行交易,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五千多艘。

三、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

早在隋唐时期,赤湾地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与港口。屯门赤湾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必经之地与始发地之一,是我国古代维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和交通安全的重要军镇,是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是中国抗击外来海上入侵的前沿阵地。中外往来频繁,文化交流不断,是佛教海上南来首地、“辞沙”文化主要形成地和华侨华人的祖籍地。

  • 上一篇:2016年广东人均观影1-75次 广东电影票房蝉联全国
  • 下一篇:逆天了,细胞也能打印! 亚太国际3D打印展4月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