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超越“三镇鼎立”——认识大武汉·学习贯彻市委

发布时间:2021-01-27 18:54:16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统筹推进市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座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塑其“形”,历史文化传承塑其“神”。武汉肇始,就是龟蛇竦峙之山形、江汉朝宗之水汇,形成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特有的城市地理格局。随着现代化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武汉发展不断加深着对自然地理格局的认识和利用,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精进,逐渐刷新“三镇”概念,超越“鼎立”格局。

今天,武汉城市发展空间来到一个新关口。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一个10亿级人口规模的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一座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我们既需要顺应现代化、城市化一般发展规律,又需要把握中国特色、武汉特点,对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进行再认识、再优化。

“一主四副”正是武汉聚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全力拓展新发展空间,发挥中心城市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而提出的城市空间布局谋划。

“主城做优”,主城是空间,即两江四岸三镇;做优是目标,体现为功能优、形态优、品质优。现代城市发展一般规律是,大城市的布局由单一中心转为多中心,城市主中心为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主城做优”既充分体认到武汉长江主轴的重要作用,由背江分散发展更多转向沿江聚合发展,又以两江四岸为核心,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提升,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主中心”,还意味着超大城市的产业布局和人口密度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做优主城,城市人口经济密集区将更注重内涵发展,实现大武汉从三镇鼎立到三镇聚合均衡发展。

“四副做强”,副城是定位,做强是目标,体现为产业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强、综合承载力强。光谷、车谷、临空经济区、长江新区这四座副城,与主城是“主副”关系,反映了武汉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层级结构。四座副城是体现现代化大武汉产业实力之地,要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同时,四座副城又是主城区与新城区、武汉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辐射带与带动带,因此做强辐射带动力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要认识到,副城是“城市”概念,而不只是单纯的产业区、功能区。城市是人的栖居之所,而不仅是产业聚集之地;副城的承载力是综合的,城市功能应是丰富而全面的,而不仅仅是因产业发展所延伸的“生活配套”。副城要发展为“城”,拓展大武汉发展新空间,为美好生活带来新的可能。

我们还要认识到,武汉没有县城,这是武汉的一个市情;武汉不只有主城和副城,还有大量乡村地区,这同样是武汉的一个市情。乡村地区如果不能发展起来,大武汉发展也会受限。城乡一体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因此,现代化大武汉建设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形塑城市现代化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未来的大武汉将空间拓展、能级跃升,打破“三镇”印象,在新征程上更展大城雄姿,更彰大美武汉形象。

【编辑:戴容】

(作者:周劼)

  • 上一篇:早安武汉 | 工资价位表来了!武汉这10种人收入最
  • 下一篇: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一流区域金融中心”,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