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线
主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北大女生在美蹊跷离世 校友:她曾幽默又有女人味(3)

发布时间:2017-10-20 22:41:27

北大女生在美蹊跷离世 校友:她曾幽默又有女人味

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对唐晓琳的悼念文章。网页截图

延伸阅读

在美国念生物学博士

有多难?

“虽然导师的压力、读博生涯的焦虑与唐晓琳的离去是否有关,目前尚未可知。并且个人经历、个人性格不同,就算是读博期间遭遇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选择也会有所差异。

但在不少留学生看来,要在美国获得唐晓琳所攻读的生物学博士学位,确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不仅入学时选导师难,能准时毕业的也没几个,“面临遥遥无期的毕业,在不能毕业的同学中,焦虑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绪。”

选导师难

导师“非常非常重要”,但学生没什么选择余地

在“知乎”网站“如何看待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生唐晓琳被证实已死亡”的问题下,不少网友都回忆了自己导师带给自己的影响。其中一名方向与唐晓琳相似的博士毕业生虞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导师对于一个学生在博士期间的影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每个导师的气质风格都不一样”。

虞峰向红星新闻表示,自己赴澳洲念博士的第一年,遇到了一个相当严格的导师,整个人压力非常的大,直到第二年分管自己项目的“老板”换成了一个和善开朗的老师,自己后两年的博士生涯才变得轻松愉快。

“当时我们有时候实验做错或者做不出来,他也常常只是轻松地说一句‘this is science(这就是科学)’,并不会大加指责,因此当时的博士生涯过的也很愉快,而且自己自由度高,效率也高了,最后发出了一篇水平较高的文章。”

但遗憾的是,在记者问到她如何在申请时鉴别导师的时候,她表示其实并没有好办法。

“当时申请时候的感受时就是,对于学校对于导师,我们申请的学生们眼前就是一团迷雾。”虞峰说,“当时我申请了整整半年。找工作投简历也就是投十几份,但是当时申请博士,我投了100多份最后只拿了3个offer,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到了那个时候,哪里能顾得上挑肥拣瘦呢?其实更多是客观条件决定的。”?

毕业难

实验发表难,七年不毕业很正常

2017年已经是唐晓琳在犹他大学攻读博士的第七年,对于国内很多不熟悉美国博士培养机制的人来说,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个时间是否显得有些太长??

对此,曾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唐晓琳的朋友Jessica称,通过身边博士朋友们的经历来看,七年不毕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身边的工科博士并没有几个能准时5年毕业的,平均都要六七年,甚至还有9年才毕业的。”

北大女生在美蹊跷离世 校友:她曾幽默又有女人味

唐晓琳在实验室。图据网络

而对于毕业的具体标准,Jessica称虽然晓琳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但是不一定达到导师的标准,“一般来说,因为工科博士的钱都是导师直接给的,而导师的钱是导师自己跑来的,所以只有导师才拥有最大的话语权。”Jessica表示,因此,面临遥遥无期的毕业,在不能毕业的同学中,焦虑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绪。

而虞峰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提到,自己的方向和晓琳类似,在博士后期间,她在发现自己的结果迟迟出不来后,没有继续困在里面,而是选择转读一个新南威尔士大学计算机类的硕士,放弃了医学博士后的职位。

“RNA(晓琳研究的方向)是很难做的方向,RNA本身不稳定,对实验技术和实验条件要求较高......RNA和蛋白纯化是生物技术中两个最大的坑,实验结果非常不稳定…”在知乎上的回答文章中,虞峰这样写道。而她也表示,自己正是因为进度不顺利才最终下定决心转行成为一名“码农”。

在提到实验的困难时,虞峰向红星新闻回忆说:“在理工博士中,生物和化学有点像。其他理工博士一般是以一个理论模型为基础向外推导,得出测量结果就可以发表,但是生物没有理论模型,只能多方验证,通过很多很多不同方面的证据来支持它。”

“一般来说只能概括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这么多证据一起指向同一个终点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这个都是未知的,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原因。” 正因如此,做了一年博士后的虞峰选择彻底转行成为一名计算机方向的硕士。

“只是尽量做到每一步都是局部最优解而已。”虞峰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 共3页: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尾页
  • 上一篇:别人把搬迁户当包袱 为何这里把他们当成“宝”?
  • 下一篇:28岁姑娘当了39次伴娘 自嘲“嫁不出去是有原因的”